|
|
|
|
|
|
|
紫外辐射增加后麦田的小气候特征研究 |
利用小麦灌浆期作物群体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过量紫外线照射后农作物群体小气候(总辐射、紫外辐射、温度等)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紫外辐射(UV-B)增强使小麦群体中下部的总辐射高于对照区(CK),不同处理组下部的总辐射日振幅不同:CK(无UV-B区)>T1(UV-B增强3.8%)>T2(UV-B增强11.4%);小麦群体的紫外辐射强度在各个层次上均大于对照区;小麦群体的中下部温度明显高于对照区的温度,中上部反之,CK处理气温梯度远大于T2处理气温梯度。
|
 |
|
|
|
|
|
|
|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 |
为加强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管理,统一和规范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成果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和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制定《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来源:中国风电信息管理中心 2010-6-4
|
 |
|
|
|
|
|
|
|
大气污染扩散的气象因素 |
大气污染扩散是大气中的污染物在湍流的混合作用下逐渐分散稀释的过程。主要受风向、风速、气流温度分布、大气稳定度等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
研究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的目的在于:①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对工业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②根据当地的大气扩散能力和环境卫生标准,提出排放标准(排放量和排放高度);③进行大气污染预报,以便有计划地采取应急措施,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长期的)和防止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短期的)。
|
 |
|
|
|
|
|
|
|
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技术 |
能见度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较为主要气象要素,从广义角度讲,能见度就是指人的正常视力能从极限远处背景中分辨出的最远目标物。对于移动目标而言,又可分为消失距离和发现距离。消失距离是指当目标物向远离观测者的方向移去时,观测者最终看到景象逐渐模糊直至在背景中消失瞬间的位置与观测者...
|
 |
|